常見問答
紅木家具:從明代皇帝說起
發布時間:2018-03-28 瀏覽:2509次
紅木家具起源在明朝1460年,不過當時明式家具的產生和發展,主要的地域范圍在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,這與蘇州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。有專家表示,鄭和下西洋不僅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技術的交流,也從盛產高級木材的南洋諸國運回了大量的花梨、紫檀等家具原料,恰恰是這些進口木材,促進了明中期以后細木家具發展。由此,明代細木家具用材都是堅固耐久的硬木,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仍收藏有大量明代家具實物。
從文獻記載中都可以看到,這一地區的明式家具持續著獨特的風格,工藝技術和家具特點最具底蘊。人們把蘇式家具看成是明式家具的正宗,也稱它為“蘇式家具”,或稱“蘇作”。
紅木家具的發展過程中,也發生了很有意思的故事,這其中包括了明朝的皇帝,可見紅木的魅力不可小覷。明朝的熹宗皇帝朱由校親自參與做家具,小皇帝似乎對治理國家沒有興趣,反而自己潛心深人到木匠工藝的理論研究與偉大實踐中去了。
這位皇帝在木工方面還真是天才,當時工匠們造出來的床都極為笨重,要十幾個人才能搬動,樣式普通?;实劬妥约河H自設計圖樣,動手鋸木釘板,立刻就做出一張新床。這床極其精巧,床架上鏤刻著各種花紋,床板還能折疊,便于移動攜帶?;实鄣男略O計一出,連那些老工匠都贊嘆不已。他還喜歡用木頭做出各式各樣的小玩 具。他曾經雕刻過很多栩栩如生的小木頭人,男女老少,神態各異。漆工活他也很在行,從配料到上漆,他都是自己動手,他給這些木頭人涂上五色油漆,更是顯得彩畫如生了。他派太監拿到市面上去賣,市人都以重金購買,更令皇帝興奮不已,從此干得更有勁了。
天啟五年(1625年)到天啟七年(1627年)間,朝廷對中極殿、皇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。從起柱、上梁到插劍懸牌,整個工程中皇帝都 親臨現場,對宮殿的修建提出了不少意見。他的雕鏤技術也不差,曾經做過十座燈屏,上面雕刻著“寒雀爭梅圖”,細致精巧,形象逼真。他還會刻印,曾經給奶媽客氏和魏忠賢各做過重三百兩的金印,一個的印文是“欽賜奉圣夫人客氏印”,另一個是“欽賜顧命元臣忠賢印”。
朱由校干起木匠活來就不分晝夜,身邊有太監做他的助手,興致高時,把衣服脫了光著身子干,每每這時魏忠賢就奏事,天啟帝厭煩不肯聽下去,推說自己已經知道 了,你們看著辦就行,于是魏忠賢借機驕詔擅權,奸佞當道,國之不國。歷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皇帝像他這么“敬業”了。這么一位具有專業精神的皇帝,在明朝時將紅木家具發揚光大。由皇帝牽頭,上至達官貴人,下至流車走卒,都將紅木家具由京城傳至民間。直到如今,明代紅木家具的光輝仍然映照在傳統家具的發展歷程中。